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
2.【入学要求】
高职:当年高考在高职录取线以上的高中毕业生或参加高职单独考试的中职毕业生。文理兼收。
高级技工:招收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文理兼收。
中职: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
3.【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3年
4.【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高等职业层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技能,能从事工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安装、设计、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具备数控技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工艺设计、操作等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5.【职业范围】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是自动化生产线设备运行。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
职业范围
|
就业岗位
|
职业资格证书
|
发证机关
|
电子产品的开发、安装、调试和管理,电子技术改造和管理
|
机电产品生产及销售员
|
电子产品装配工
|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数控设备和常规设备的电气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
电气运行管理员、电气工程施工员
|
|
|
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运行、安装、维修、调试和管理
|
设备运行管理员
|
|
|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安装岗位,楼宇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
|
值班电工、维修电工
|
维修电工证(中/高级)
电工上岗证
|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
6.【人才规格】
(1)基本素质
●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
● 树立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具有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
●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具有具备积极的开拓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专业技能和知识
● 掌握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 掌握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 掌握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
● 掌握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 具有对本行业机电设备(包括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运行、检测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 具有一般的机械加工操作能力;
● 具有阅读电子、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
● 具有使用有关工具、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能力;
● 具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3)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公共基础课应取得以下资格证书: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合格证书(必考)
● 初级计算机高新模块(必考)
专业课应取得以下证书:
● 中(高)级维修电工证(必考)
● 电工上岗证(必考)
● 电子产品装配工
● 钳工证
● 焊工证
7.【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工作项目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1. 电子产品安装
|
1.1正确分析电子电路
|
1.1.1电子识图能力
|
1.2基本电路的分析、检测和调试
|
1.2.1仪器仪表的使用
|
1.2.2 用仪器仪表正确检测元器件和基本电路
|
1.3电子制图
|
1.3.1电子原理图的制作
|
1.3.2 PCB板的制作
|
1.3.3电路仿真运行
|
1.4安装调试
|
1.4.1 电子焊接工艺培训
|
1.4.1参数计算能力
|
1.4.1电子产品的安装、调试
|
2.传统电气控制线路组装、调试工
|
2.1电机修理
|
2.1.1识图与制图能力
|
2.1.2电机拆装
|
2.2编制设备安装工艺
|
2.2.1控制线路工艺分析、设计能力
|
2.3安装设备
|
2.3.1 使用工具能力
|
2.3.2钳工基本技能和维修电工基本技能
|
2.4设备调试
|
2.4.1 设备安装
|
2.4.2故障分析与解决能力
|
2.4.3表达能力、资料检索能力
|
3.自动化设备组装、调试、维护与管理
|
3.1.设计组装方案
|
3.1.1机械设计能力、测绘能力
|
3.1.2电气设计能力
|
3.2分析并实施组装
|
3.2.1机械零件损坏判断能力
|
3.2.2机械产品的装配
|
3.2.3电气设备参数设定能力
|
3.2.4电气组装和调试能力
|
3.3记录设备维护情况
|
3.3.1机械、电气线路故障判别能力
|
3.3.2机械、电气线路故障排除能力
|
3.3.3资料检索能力与表达能力
|
4.自动化设备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
|
4.1进行产品的推广
|
4.1.1设备的认知能力
|
4.1.2设备的操作能力
|
4.2产品销售
|
4.2.1设备的安装、调试能力
|
4.3售后服务
|
4.3.1故障分析与解决能力
|
4.3.2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分析能力
|
4.3.3资料检索能力与表达能力
|
5.工厂供配电操作人员,电工作业
|
5.1 基本能力
|
5.1.1负荷计算
|
5.1.2短路电流计算
|
5.2设备操作
|
5.2.1一、二次系统设备的认知和安装能力
|
5.2.2防雷接地措施
|
5.2.3继电保护
|
5.3电工作业
|
5.3.1操作票的填写
|
5.3.2安全用电
|
6.电气设备生产、安装与调试人员
|
电气元器件的组装、电气布线及电气设备调试
|
6.1.1室内外布线
|
6.1.2常用控制模块(PLC、变频器、调速器、传感器等)使用能力
|
6.1.3单片机程序设计
|
6.1.4 机加工基本技能
|
6.1.5资料检索能力、沟通能力
|
8.【课程结构】
岗前综合技能训练及岗前教育课程、顶岗实习/毕业实践
|
电工基础、电子技术、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电机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PLC技术应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
|
入学教育及军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就业指导
|
9.【核心课程简介】
课程
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
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
参考
学时
|
电子CAD
|
●主要教学内容:软件的安装、原理图制作、PCB板的制作、电路仿真运行。
●要求:在学会电子技术基础上能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与绘制电路,并从中学会电子技术设计过程。
|
●技能考核项目:计算机绘图
|
60
|
机械制造工艺
|
●主要教学内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分析。
●要求:实现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卡的初步能力。
|
●技能考核项目:车工、铣工等机床工操作能力
●要求:机床工种初级工考核
|
60
|
电机与电力拖动
|
●主要教学内容:交、直流电机及变压器的基本原理;电机的工程计算方法;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及各种运转状态(点动、反接制动、能耗制动)的基本理论;电动机调速的基本原理、调速的技术经济指标
●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同时要求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常用电气仪表(器)的使用。
|
●技能考核项目:维修电工(中级)基本项目
●要求: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证的相关要求
|
90
|
可编程控制技术
|
●主要教学内容: PLC的基本原理、程序编制和程序操作;PLC应用实例 。
●要求:综合应用PLC原理、时序控制、计数控制、位置控制等功能。
|
●技能考核项目:上机仿真实验
|
90
|
电力电子技术
|
●主要教学内容:电力电子学是电力技术、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三者交叉的新兴学科。该课程以电气工程、电子学和控制理论最基本的原理为起点,完整系统的讲述了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熟悉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特点与使用、保护方法;掌握基本可控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变频器的工作原理,驱动控制与技术性能。
|
●技能考核项目:可控硅整流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
|
60
|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目前主流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能够正确应用指令系统、中断系统和计数器/定时器、存储器、并行和串行I/O口、常用外围设备接口。
●要求:应用单片机系统进行小型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和电路板制作,同时为电工等级高级工考核储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
●技能考核项目:上机仿真实验
|
90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主要教学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和系统,气源装置、气动元件、气动基本回路和系统,熟悉掌握液压系统的安装、使用和故障的排除方法
●要求:培养学生分析,,设计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能力,安装,调试,使用
|
●技能考核项目:液压气动基本回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及使用能力。
|
60
|
自动控制系统
|
●主要教学内容:单闭环直流系统调速系统、双闭环无静差调速、可逆直流调速、直流脉宽调速、交流调速、频率调速、伺服控制
●要求:掌握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具备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实验的初步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和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
|